027

名家論壇》徐佳馨/城市的滋味

文/徐佳馨

2016.12.13 / 07:45

擁有台北市民集體回憶的「建成圓環」,歷經多次重開幕後,最終還是抵不過大環境的商圈東移、火警意外和失敗的改建,日前走入歷史;對於當地耆老來說,無論情感或是現實考量,總希望透過公部門的力量,再次活化這個曾經的「美食地標」,為區域帶來繁榮。只不過看起來北市府雖然將圓環納入大同區再生計畫的一環,終究還是不免一拆。

綜觀許多城市發展歷程裡,為了容納更多可能,拆除好像是必要之惡,在保留與拆除的選擇中,因為前者得花費更多的心思與金錢,不如後者來得痛快,也無怪乎在選項上,多以後者為先。不過,筆者嘗試從德國在城市更新的發展歷程起個頭,談談從「全部拆」到「局部拆」最後「不拆」的發展歷程。

在德國,城市更新的歷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1950-60年代,透過大拆大建、推倒重來的方式,來全面改造。當然,在那個戰後不久的時代,從廢墟站起的德國必須全方位迅速成長,加上人口激增,這等作法的確能解決空間不足的燃眉之急。

隨著經濟發展到一個階段,「大拆大建」的作為後,引起的反思是「城市的原有風貌在哪裡?」。所以到了1970年代到80年代初,德國對城市更新的思考進入了第二階段,採取「保留周邊、推倒內部」,就是將沿街周邊建築保有原來風貌,室內進行改造,並且將街坊內的住宅拆除重建。換言之,就是讓街廓依舊,但把位於其中的建築物拆除改建。

可是這樣的做法,似乎還有討論空間。約莫經過十多年的發展,80年代之後,德國的城市更新又進入了第三階段,他們稱之為就是「生態改造」,盡可能的保持原建築風貌,完善裝修,並且透過隔音、節能的雙層玻璃、熱水系統等,從基礎建設和環境改造上予以改善生活品質。

換言之,就是讓住在老屋中也能夠享受現代化生活。為了因應城市發展與人口變化,在舊城更新時興建的新建築,往往合作建設,利用了閒置的倉庫、廠房與其他工業建築,以避免未來超額供給對城市產生壓力。

不過,即便是三階段發展,在建設之前,當局已經預先從人口、地理條件、區域發展等基本面勾勒出未來樣貌。一個城市裡最適合的密度、豐富城市生活、共享街道系統,以及提供居民遊憩的生活空間並沒有被遺忘;而身處在其中的居民,透過參與產生區域認同感,對生活圈產生認同,這些軟硬實力,在時間醞釀下,就會形成了另一種新的宜居城市樣貌。

這幾年,不只在歐美,在台灣、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等國的城市,陸陸續續進行一些或大或小的更新建設,無論是政府自行辦理,抑或是引入商業貸款,更甚或是導入開發商進駐。不可諱言,一部分是在於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另一部分多少也期待透過新舊並陳的新樣貌,引入觀光商機,帶動區域發展,後者也總是最主要的考量。

偏偏這些例子裡,最終能夠成為典範的,往往是最能認清現實,理解自身特質,順應時勢,不隨波逐流,不東施效顰的個案。那些跟著嚷嚷著將成為「蘇活區」、「六本木」、「新天地」第二的追隨者,即使有著和本尊極其相似的面貌,最終卻只能擁有天差地別的命運。

畢竟,成功經驗可以學習,卻難以複製,城市如同人,有獨特的個性,才能有深沉的滋味。

(作者徐佳馨,從一無所知的房產門外漢到如今房產略懂略懂,專欄散見先探、新新聞、聯合報、聯合新聞網、YAHOO奇摩房地產、香港東方日報等媒體,著有《房市專家教你買一間會賺錢的房子》、《30堂千萬房產課》,現職為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

arrow
arrow

    寶殿大廈社區觀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