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JPG

那些醜醜的DM跟看板都是教育造成的!要提升台灣人的美感,他們決定這樣做…

風傳媒

郭丹穎3 小時2017.01.52.

如果讓你選擇,你比較喜歡左邊或右邊?

左邊的是歐洲城市的市徽,右邊則是我們所生活的台灣城市的市徽。如果你腦中接著閃過「台灣不意外」,為什麼不意外呢?到底台灣跟歐洲差在哪裡?

三位交通大學的學生去歐洲當交換學生、探訪了當地許多工業設計的場館,也一樣被設計的美所震撼。他們問了當地的朋友「為什麼你們的設計這麼厲害,是不是你們從小就有一些美感教育的課?」對方的回答讓他們大有所感「沒有,因為我們就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

大家都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環境的確重要,環境不夠美,那就去美術館吧?但都市人平均一年去美術館的次數都不到3次,更別提那些住在都市外的人了。想提升人們對美的感受能力,到底該如何解決?

既然人不去美術館,那就讓美術館來找他們吧。

18歲以前,台灣的孩子們幾乎每天會有超過8小時的時間與課本為伍,12年國教的時間算下來,就超過兩萬四千多個小時。如果這些時間他們也同時接受美的薰陶,是不是就能有所改變呢?

於是陳幕天、張柏韋、林宗諺三人交換回國後就發起《美感細胞_教科書再造計畫》,試著找設計師合作、用各種不同的插畫方式和技法重新改造小學的國語課本,並且嘗試有趣的互動單元;他也找願意嘗試的老師帶著小學生們比較兩種課本他們更喜歡哪種,得到的反應是這樣的:

「欸,可是你有想過嗎?他為什麼要用這種,就是不同於以前的生字排列方法?」

「嗯…他可能是要讓思想更自由!讓空間更開放!嗯…我真的比較喜歡這本!」

訪問時,陳慕天笑說,發書的時候那些「超齡感想」絕對沒有跟同學們「先RE稿」,他們聽到也覺得非常驚訝和有趣。

初次的美感教科書提供超過1900個孩子試用,除了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相當多的肯定,甚至有別的學校老師聽說這個計畫,跟出版社要求「美感教科書」,才讓出版社發現原來學校老師們對於「注重美感和互動設計的教科書」也相當感興趣。

於是,2017年初,美感教科書第二季的計畫也正式開始募資了。這一次,他們不只要改造國語課本,他們邀請擔任金曲獎典禮視覺設計的方序中等多位設計師、跨足「國英數自社」等孩子最常接觸的五大考科,讓美感教科書陪伴孩子的上課時間從21%上升到65%,預計影響超過3000位學生。

107年是美感教育最有機會影響所有學生的時間!

107年的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將要上路,也因應新課綱,市面上的教科書都會在今年重新編輯、印製;這也是教科書面臨「一定要重新設計」的時間點。

如果美感教科書計畫能夠持續發酵,這樣的概念將有機會走入體制;有學生、老師、家長們等各方面重視和支持,也更可能讓出版社在設計教科書時考量到更多關於「美感」設計,帶給臺灣所有孩子更深厚、更豐富的美學涵養。

覺得台灣人就是缺乏美的感受力?那就讓下一代從小開始學著感受吧!這三個年輕人努力把美術館放進小學課本裡,希望未來,台灣人也能說:「我們的美感教育來自生活中」!

 

arrow
arrow

    寶殿大廈社區觀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