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春、雞蛋花DSC09699DSC09698  

「說服」也是種藝術!試圖說服別人時…要避免眼神相對?

NOWnews – 2013年10月3日 下午2:51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以往在與人交流或試圖說服人時,普遍的共同信念為「眼神接觸」是相當重要的。不過,最近有項研究發現,有時談判時眼神接觸時間越長,反而更無法取得對方信任。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德國弗萊堡大學(University of Freiburg)神經生物學家法蘭西斯‧陳(Frances Chen),進行一項探討「眼神」與「說服」間關聯性的研究,並分析聽者與說者間眼神及態度的轉變。

研究發現,如果對方的不信任程度已經較高,兩人眼神接觸的時間越久,反而會讓對方懷疑的程度再增高,進而容易導致說服工作前功盡棄。不過,若是雙方已有相同的看法,適度的眼神接觸,則會使雙方更有效率的達成共識。

「說服」也是種藝術!

~ 你可以不要權略,卻不能不知權略

                                                            

不管你贊不贊成,冷酷的歷史事實總是一再提醒我們;成者為王,敗者為寇。而宋襄之仁;最後只能淪為世人的笑柄。一個高明的權略,始於談笑風生,制敵人於股掌中。可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可輕描淡寫,一瞬間轉危為安。可略施小計,坐收漁翁之利--------權略成敗息息相關,微觀歷史,那些嶄露頭角、開創豐攻偉業的人物,莫不具有權略的性格。尤其在和狡詐的敵人殊死的鬥爭中,若不知權略,必定慘遭淘汰和敗北的命運。

   馬、王之爭,是非曲直雙方心裡有數,涉及政局動盪,牽連甚廣,過程必然高潮迭起,越攪、越亂。因為一開始就一口咬定、設下底線論斷,偏偏棋逢高手,難分難解,是總統大人學者風範,還是正直性格使然。前總統府秘書羅志強以證人身分出庭應訊,無官一身輕,作證後得自行攔計程車回家,遭到民眾非理性的謾罵,僅靠一名法警維護安全,難於突圍,只好跟媒體記者簡短發言,說 :「---站在馬英九對立方可以無所忌憚,站在馬英九的一方得有點傻氣。」辭官,面對法律的質疑,何其無奈!?

   馬總統說家人都很支持他的作為,獲得老婆、老媽認同,連他家大姊都傳短訊數落 ~ 王金平無恥,對不起黨國。一家人不說兩種話,「黨國」應該也是一個家天下的概念,黨內有同志不一定能「同心」,國家政壇有「在野黨」監督施政,有理講不清,必然見縫插針,民主社會「針貶時政」人人有責。年輕學子發言希望國家政局穩定,不管是大人教的,或是自發性的發言,國家領導人確實令人怨嘆又願氣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寶殿大廈社區觀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