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  

P推公辦都更 張金鶚︰非唯一方案

自由時報  2014720日 上午8:42

〔自由時報記者吳亮儀、盧姮倩/綜合報導〕台北市長參選人柯文哲推出第八支政策影片「公辦都更」,強調由政府介入,將最困難的整合規劃後,再交由民間興建。對此,北市副市長張金鶚表示,公辦雖然重要,但這只是其中一個項目,目前受限組織人力不足,推行不易;張認為,不應把公辦都更當成唯一方案,應該朝多元更新方式,包括民間自辦、自主更新,或代理實施等同時進行。

柯︰申請案逾千件 完成僅54

柯文哲指出,一九九八年中央政府通過都市更新條例,以為只要提供容積獎勵,民間就會自發進行都市更新。過去十五年,台北市申請都市更新的案例雖超過一千件,但核准只有一一七件,真正完成只有五十四件,佔台北市全部住宅量不到一%。柯說,在北市要申請一個都更案,平均要花七.七年,「派隻烏龜去送公文都比那個快。」

都更處︰柯累加算法錯誤

北市都更處長林崇傑指出,自一九九八年至今,民間申請事業計畫審議的都更案有二六三件,其中核定一九七件,至今已完工六十三件,柯指的一千件都更申請案是將更新單元加上事業單位,這樣累加的算法錯誤。依都更程序,個人可以先提出申請劃定更新單元,再徵得社區六成以上同意,才能提出事業計畫,兩者名單會有重複。

柯文哲主張由政府主動出面,選定需要都市更新的區域並擬定計畫,以五層樓以下住宅和廿三處的整建住宅優先。柯說,當時的營建法規並無要求這些卅年以上老房子的耐震係數,安全堪慮。

柯文哲認為,都更地點不只該由政府選定、由政府擬定更新計畫,更要由政府出面規劃、整合居民意願,原地或異地分配新屋,或轉賣政府,住戶可以自由選擇,並且公開遴選建商或營造商。張金鶚對此表示,他了解參選人有許多想像,但應該更細膩的去探討,而不是用一個口號解決。

柯文哲提到,文林苑就是因為把問題丟給住戶和建商處理,演變成兩方有紛爭,最後竟然要政府來拆,「我又不是黑道養的」。柯文哲說,文林苑事件凸顯公辦都更的重要性。

林崇傑另指出,文林苑案市府絕對沒有把該扮演的角色放棄,若問過當地住戶,就會知道這樣的說法有失公允。

財政局︰民間自辦整合效率較高

財政局長陳盈蓉說,目前正在進行招商作業的公辦都更案有十六件,完成的約有六件,公辦都更是指劃定更新範圍內的公有土地比率五成以上,由政府主導,再由政府公開招商建商開發,更新後依出資比例分回給政府。陳認為,自辦都更不一定比公辦差,市政府凡事都須按照規定、標準,民間自辦反而比較有彈性,整合效率會比較高。

新政強調政府在都更的角色,媒體質疑會不會發生如桃園合宜住宅弊案,柯文哲強調,都市更新在國民黨來做都是弊案,但換個市長就不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寶殿大廈社區觀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