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人民幣都納SDR了 你還在觀望嗎?

作者陳碧芬 | 中時電子報 – 2016年2月13日 上午5:50

工商時報【陳碧芬】

國際貨幣基金(IMF)執董會於2015年11月30日投票決定,將人民幣正式納入SDR(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幣將成為繼美元、歐元、日圓、英鎊之後,成為全球第5種國際儲備貨幣,權重為10.92%,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的地位,因此正式確立。

渣打集團認為,人民幣被正式確認為國際儲備貨幣,不只是中國貨幣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更為國際金融市場開創全新局面。渣打集團行政總裁溫拓思表示:「人民幣被納入SDR,充分反映出中國自2004年開展人民幣改革以來取得的成果。人民幣國際化速度驚人,加入SDR更是其發展歷程的新一頁。」

人民幣成外匯儲備貨幣

台灣大學財金系教授沈中華指出,實際上SDR是一種「賬面資產」,IMF用來向成員國提供貸款的記賬單位。所謂「記賬單位」,「簡單說,就像『比特幣』」,大家知道它是虛擬貨幣,只能用在特定電腦系統的交易或交換用,若要把比特幣拿來實體世界使用,需要有人願意拿出實體東西來交換,否則通通只是數字而已。因此,IMF成員國的中央銀行會將SDR記作資產,成為外匯儲備的一部份。

瑞士銀行特約首席經濟學家汪濤指出,人民幣加入SDR的意義,在於IMF及其成員國官方對人民幣的認可,對中國人行來說,可透過SDR的議題,促進大陸境內金融市場的改革步伐,決策層會以人民幣加入SDR為契機和催化劑,長期以往,官方和民間部門資產管理都可能增加人民幣資產配置。

渣打集團指出,各國央行有機會每年將他們儲備投資的1%重新配置於人民幣資產。渣打預估,來自全球央行流入人民幣的資金在2016年將會達850億至1,250億美元,至2020年底,將會有最少5%的全球儲備是以人民幣計價。

2020年成第三大貨幣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總經理陳銘僑認為,預期中國自此之後將會有更多配套措施,例如,增加跨境投資及匯款的彈性,擴大自貿區及進一步開放資本帳戶等,以繼續支持人民幣國際化與自由化,並在2020年前成為世界第三大貨幣。

從現在到2016年10月間,國際投資者和各國央行會逐步調整其投資組合及重新部署儲備貨幣,陳銘僑表示,這段期間,美元兌人民幣匯價波幅,有可能會出現波動情況,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arrow
arrow

    寶殿大廈社區觀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