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

住高土壤液化區 怎麼辦?

作者【中央社台北十三日電】 | 台灣新生報 – 2016年3月14日 上午12:00

民眾擔憂住宅位於高土壤液化潛勢區該怎麼辦?國震中心表示,如果建築物本身有開挖地下室或有採用筏基或版基,就表示砂質土有被固定或部分換掉,不須過分擔心。

二○六台南強震不僅多棟建築物傾斜、倒塌,也震出民眾對於「土壤液化區」的擔憂。行政院十四日將公布土壤液化潛勢圖外,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緊鑼密鼓建置的查詢系統同日也將正式上線,將開放查詢台北市、新北市、宜蘭縣、新竹縣市、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八縣市土壤液化潛勢區。

地調所強調,儘管圖資顯示各個地點的土壤液化潛勢,但屬初步資訊,僅供參考,個別建築基地土壤液化潛勢,還需依據地質鑽探相關資料進行評估,才能確認。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陳家漢表示,土壤液化並不是土變軟或是土變水的土盾或水盾忍術,會引發土壤液化的三個重點因子是砂質地盤、地下水位偏高及夠大震度的地震,且大多在發生在地表下廿公尺以內。

大地技師高世鍊進一步指出,如果民眾家附近的地下水位很高,地表下的土都是鬆鬆軟軟又很細的砂子,像台灣西部或西南部平原、沿海地區、平原區的河道附近,就要特別注意大地震來時可能會發生土壤液化的問題。但如果住是在山上、丘陵地、林口台地、桃園台地、台中盆地、埔里盆地,就可以暫時不用擔心土壤液化的問題。陳家漢說,土壤液化好像很可怕,但從過往的災例來看,土壤液化使樓房傾斜損壞的災情多半是財損大於人損,對人命的安全較無立即性的危害,直接倒塌多半還是本身建物抗震能力不足所致。

他強調液化潛勢區的分布圖只能告訴你哪邊「較有可能發生液化」,不代表「真實災情分布」,且液化潛勢區分布圖有取樣偏差與內插法的誤差兩項缺點。

 

arrow
arrow

    寶殿大廈社區觀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