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砂屋列入「防災型都更」的範疇,缺乏改建共識也是白搭!
~不論選擇「都更改建」或「海砂屋改建」,住戶得面對「房屋稅」調高的風險。
一場球賽、球員不能設想沒有遊戲規則,也不能設想沒有控制的脫序行為而阻礙比賽。只有在規則和規矩的控制下,一切才會美好,場內激情演出,場外熱情歡呼,創造了娛樂價值及商機不斷。
台北市政府為籌措財源,從上一任市長決定開張「豪宅稅」,反映社會觀感及考量政府立場,表面上有劫富濟貧的意義,除了打壓「房地產」,嚇阻了都更;最終政府肯定落到課稅的好處,增加了財政來源,針對有錢人下手,鼓掌的人居多。但今年各地政府也看出端倪,各地段普遍依樣畫葫蘆;既然大家都缺錢,何妨有樣學樣,從「新建房屋」下手調整房屋「評定現值」調升建物核稅房物稅「標準單價」,反正政府為「地方自治」籌措財源,調整法規、計算式,為自己開一扇有遠見的方便門路。萬能政府果真了解民情,以國人高達85%以上的「自用住宅」持有率,又有高達數十萬戶的老舊住宅。早晚都得尋求更新、改建,不管地震來不來襲,不管天災人禍,總有一天「老舊房子」終究要改建,依法都得適用拉高計價的「建築成本標準」,「房屋稅」自然調升上去,財源出處源源不絕,好出多多。老百姓為改善居家環境,一旦改建房子,不論適用都更與否,按房屋面積大小,你還得付出「換新房」高於現狀的「房屋稅」代價。
引述;台北市信義路五段興建中住宅房屋稅,作試算,因試用於新制的標準「建築單價」、鋼骨結構(100坪、26樓)、每平方公尺$20,100元(每坪$66,446元),外加路段稅240%,高級住宅參數1、有游泳池加價參數0.05、玻璃帷幕外牆加價0.1,以上路段稅率$66,446元*{(1+2.4+0.05+0.1)*1.9}=$448,178元。據查建商「每坪」新建成本,大概控管在$30萬元上下。政府新訂的「課稅標準值」可能高於「實際造價成本」。(舊制度:每平方共尺$8,640元/$28,560元)
新制定的「遊戲規則」有了,場內一片「熱情」,場外人士不知情者跟著瞎起鬨,你付出的除了「門票」代價,另外得加收場內「熱情」的服務費~「改建」得承受調升「房屋稅」;也扼殺了「都更改建」的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