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帶來改變的力量
台灣現在的問題,是很多進口食材取代了在地食材,讓在地食材逐漸消失中。
「若能減少進口,像用台灣桂圓果乾取代葡萄乾、蔓越莓,相對提升台灣農產地位。」吳寶春說,使用保種食材不僅可以擺脫進口束縛、增加糧食自給率,還能夠幫助在地農民增加信心。
台灣的好食材潛力十足。像是大樹的「玉荷包」荔枝,到了吳寶春手上,就成了冠軍麵包的主角;大崗山蜂蜜則是弟子武子靖揉入老麵,拿下法國麵包大賽獲獎的祕密武器。
現在,吳寶春更看上農田旁不起眼的刺蔥。這種保種刺蔥,全株長滿銳刺容易傷人,卻經常被傳統阿美族摘取嫩葉煮魚湯、雞湯,味鮮而香氣撲鼻;佐進麵包,爐火慢烤,那封存在土壤裡的原味記憶隨之甦醒。
最近赴新加坡念EMBA的吳寶春,一直都是靠知識在救自己,他說,「知識、土地、希望」,是3個非常重要改變台灣力量。
他認為 :
1.知識:台灣烘焙業要進步,每個參與者都要有知識。
2.土地:對從事餐飲業的人來說,每個地方孕育出的食材都有它的特色,如果沒有土地長出這些食材,台灣的食材就沒辦法吸引外國人,或站上國際舞台,所以來自土地的養分很重要。
3.希望:我們做的每件事情都是為了下一代,所做的事必須能一代傳一代。
因此,最近吳寶春麥方店北上拓點,就以「有知識的麵包」為概念,把有關麵包的故事,利用QR code說出來,例如麵包原料從什麼地方來?發酵時間多久?有哪些餡材?只要用手機一掃描,食材歷程統統跑出來,要讓大眾吃得到原味,更看得到知識。
吳寶春也認為,餐飲業身為食材的採用者、料理的供應商,在消費市場機制中扮演著重要的環節,廚師若關心保種、願意購買,農民才得以繼續種植,消費者也能因此獲利,認識擁有地方風味的好食材。
推動保種運動,是吳寶春與簡天才在廚藝的角色之外,對環境的探索與覺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