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殿大廈  

矛盾中找到機會。

~巴菲特 :「過程就是一種報酬。」   

 

   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在(弔詭的年代、The Age of Paradox)中說 :「我們對我們的問題和未來需要一種新的思維,我的建議是【管理矛盾】,這個想法本身就是矛盾的,因為只有在意識到要應付【矛盾】的情況下,才會【管理】矛盾-----矛盾就像【氣候】,是我們必須與之共處的問題,不是要去解決它,而是要減輕它最嚴重的危害,並享受它的美好,應該用來當成指引我們走向未來的【線索】。【矛盾】是在我們生活中、在工作中、在社會中和不同國家之間必須接受、因應和理解的東西。」

   韓第又說 :「與【矛盾】相處既不舒服,也不輕鬆,這樣做就像在無月無星的夜裡,走在黑暗的森林裡一樣,是一種怪異的經驗,而且是令人害怕的經驗。所有的方向都會失去;樹木和草叢迎面撲來,不管你踩在什麼地方,都會踩到另一個障礙;每一個雜音和悉索的聲音都會被放大;四周瀰漫危險的氣氛;站定不動似乎比移動安全。」~ 而事實上,心裡恐懼和一直站立不動,不作因應;遭受不明夜行動物傷害的機會更大,但行動前,須要理智與鎮靜的理解自己所處的狀況,積極調節心態,找到一條安穩的道路,才是你唯一要深思的解危之策。

   2013.10.31.晚間【花蓮】6.3地震,延伸到【台北地區】的振幅逼近3級,大樓搖晃持續58秒,【海砂屋結構脆弱】令人擔心。結構技師來電提醒;須注意震後大樓傾斜及住戶梁、柱龜裂是否擴大。他納悶於大樓既然有建設公司高掛「都更招牌」,聽住戶說;他們家擁有大樓近1/11土地產權,並蒐購了好幾戶住家,看來也不是沒財力。既然有心投資於大樓「海砂屋改建」,也有蒐購大樓土地持分產權的企圖心,願意尋求「都更獎勵措施」共創改建利益,為何不能尋求因應及妥協辦法,選擇靜止不動,豈不損人又不利己。

   建商必然也存在著【矛盾】吧 !? 為數眾多的住戶面臨改建;遭受的心理衝擊、風險及矛盾的壓力,絕對不會低於單純出錢卡位的建商。如果建商無法感同身受並有效解決住戶的【矛盾】心態,住戶的【無奈】換來的只會是【僵局】。

arrow
arrow

    寶殿大廈社區觀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