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JPG  

北市地價 業者:走跌成定局

2015-07-06 14:58:54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北市土地稀有,向來易漲難跌,但房地合一稅、本月上路的容積獎勵限縮,以及北市單獨實施的容積移轉管制,正改變建商購地思維,業者幾乎一致預測北市土地價格走跌已成定局。

宏大估價師事務所所長卓輝華表示,北市土地雖號稱不敗,實際上在1994年到2003年也曾出現下跌,不過跌勢極緩;根據內政部地價指數,十年間僅跌10%,平均一年只跌1%,這次會怎麼跌,令人關注。

卓輝華表示,土地是原料,房子是產品,合理地價應以土地法定容積來計算;但這幾年北市土地價格完全不是這樣算。嘉磐建設董事長魏嘉銘說,這幾年由於北市房子很好賣,建商為了搶土地,購地之前,不僅把所有可能申請得到的容積獎勵,包括開放空間、開發時程、友善環境等獎勵統統加上去。

如果土地允許容積移入,也會把可移入的最大容積一併「加到滿」計算;容積增加,代表可售樓地板增加,自然可用更高價格去競標土地。

戴德梁行估價師事務所長楊長達表示,這情況今年開始出現轉變,除了房市不好外,上月通過的房地合一稅、本月上路的容積獎勵限縮,及北市單獨實施「容積移轉審查許可自治條例」是三大主因。

楊長達表示,容積移轉、容積獎勵,過去是建商、壽險競標土地的利器,但北市容積移轉自去年起限制只能移入一半,另一半得向市府繳代金,兩年後更得全部向政府以市價購買;容積獎勵過去名目眾多,沒有上限,但本月起都更案容積獎勵最多50%,非都更案更僅20%;建商、壽險已不再有加價空間。

高力國際統計,第二季全國前十大土地交易中,僅有一筆位於台北市,即元利建設以自然人名義標下的367坪軍方土地,而桃園、新竹、台中市則合計占八筆。

 

arrow
arrow

    寶殿大廈社區觀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