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實價課稅款較現制多逾3

作者: 王玉樹╱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201473日 上午6:01

 會便宜一點嗎?  政府打房推動「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未來賣 

中國時報【王玉樹╱台北報導】

政府將推動房地合一實價課稅,不動產業者預估,未來賣屋交易稅負將比現制增加3倍以上,而且成本一定會轉嫁、反而墊高房價;而開設公司改以營所稅17%稅率繳稅,將變成賣方另一種節稅管道。

新稅負很重 非常重

對於新制上路後的稅負負擔,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再三強調:「會很重,非常重!」,她以一棟3000萬元大安區住宅為例,假設取得成本是2000萬元,房屋評定現值每坪40萬元、土地增值稅100萬元,加上仲介、代書、裝潢等其他費用共200萬元,以現有稅制來看,如提不出交易證明,會依該路段核定稅率48%計算,算出其交易所得是19.2萬元,最後乘上修正後的綜合所得稅最高級距45%稅率,屋主應繳納稅金為8.64萬元。

但如能提出或者財稅單位可追蹤到實際交易成本及售價,也就是核實課稅,則以3000萬元房價扣掉成本2000萬元與土增稅100萬,以房地比房屋佔2成計算,乘以最45%稅率,應繳稅款為72萬元。

至於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則直接將3000萬元房價減掉2000萬元取得成本與土增稅、其他成本共300萬元,剩下的700萬元併入所得中被課以45%綜合所得稅率,須繳315萬元,比第二種核實課稅現制多3.3倍。

頂級豪宅稅額大增1.5

她強調,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增加的稅負,「一定會轉嫁」,賣方在開價時就會將稅款加進去,房價反而拉高,除非房市走空頭,賣方不可能心甘情願繳那麼多稅。

高源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陳碧源也認為,增加的稅負會轉嫁到房價上,移轉成本增加,賣家不會吸收,房價自然更貴。該所試算台北市頂級豪宅「皇翔御琚」的稅負差別,現制核實課稅是3460萬元,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後將增加為18650萬元,增幅非常驚人。

小公司竄出 變節稅管道

業者籲政府一定要有配套措施,否則轉嫁到房價上,對有意買房民眾並不公平。徐佳馨說,實價課稅後會產生一種新現象,就是突然很多個人都開公司,因為公司營所稅只有17%,遠低於個人綜所稅,變成另種節稅管道。

 

arrow
arrow

    寶殿大廈社區觀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