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  

昔任流言傷人 今該還人公道

作者: 李明賢╱特稿 | 中時電子報 – 2015年6月24日 上午5:50

中國時報【李明賢╱特稿】

從眾人的出庭證詞,3億男事件幾可證明是一場大烏龍。背後兩大男主角柯文哲、柯建銘,不論是彼此默契不足,這些政治陰暗伎倆終究逃不過法律檢驗,兩人聯手上演一齣鬧劇,也淪為政壇大笑話。

3億男的始末很單純,一開始就是柯文哲企圖爭取郭台銘支持,並找上柯建銘居中穿梭,當時柯提出「郭董捐款世博3億元」。豈料,柯P選後接受專訪版本居然是「某大企業家捐款3億給連陣營」,這是竹篙套菜刀,牛頭不對馬尾,其心可誅。

當周玉蔻在政論節目加碼爆料,指控3億男就是郭台銘,柯文哲、柯建銘本有責任第一時間出面釐清真相,雙柯兩人卻默不吭聲,似乎有意「讓子彈再飛一會」,不免令人質疑背後有政治操作之嫌。

對照柯P上任至今主打5大「弊」案,若還原柯文哲當初爆料3億男的動機,也不是單純的白目,似乎有意藉此凸顯打財團、與權貴對立的清高形象,把鴻海形象、郭董名節當墊腳石,這一切都是柯P政治操作的配套之一。

當柯建銘昨出庭抱怨自己「公親變事主」,這也無異於鱷魚的眼淚,因為政治人物掌握強大的話語權,當初卻放任流言蜚語傷人、毀人名節,柯建銘也做了政治人物最壞的示範,如今是咎由自取,更灼傷自己的公信力。

當然,3億男事件也只是反應出台灣民主的退步,諸如馬總統的政治獻金案等,這些未經證實的爆料,透過臉書、PTT、社群網站推波助瀾,加上政論節目、名嘴的擴散效應,更具殺傷力,都讓執政黨窮於應付。

隨著選舉季即將到來,各種網路謠言、選舉奧步勢必滿天飛,要如何分辨真假是非,選民心中自有一把尺,3億男事件就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如今重建台灣民主優質文化,這也是政治人物的最基本職責,別再上演連番政治鬧劇了。

 

arrow
arrow

    寶殿大廈社區觀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