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請問總統候選人:民怨之首「高房價」怎解決

作者記者沈婉玉╱專題報導 | 聯合新聞網  20151223日 上午3:37

買不起 房價怎下修

「住」與庶民生活切身相關,但近年來,高房價問題高居民怨之首。巢運指出,住宅政策有購屋市場、租屋市場及弱勢居住三大面向,缺一不可,應三管齊下;高房價問題是居住正義改革的關鍵,總統候選人必須正面回應,台灣的房價合理嗎?如何解決?

根據研考會(現已併入國發會)二○○九年調查,高房價問題為民怨之首,當時台北市房價所得比是九,內政部昨天公布今年第二季調查顯示,台北市房價所得比十六點一,想在台北市買房,必須不吃不喝不生病超過十六年才買得起。

政府打房的方式百百招,但是高房價的問題不但沒有解決,還似乎愈來愈嚴重。

業者憂 打房損經濟

另一方面,業者也關心政府未來的住宅政策,商總理事黃炯輝提問,「政府負有提供大眾基本居住的責任,而打房政策已影響經濟發展動能,政府面對社會期待,未來如何推動住宅政策?」

社會住宅部分,目前三組總統候選人的住宅政策聚焦社會住宅供給量,巢運發言人彭揚凱指出,社會住宅只能局部解決青年及弱勢的居住問題,以總統候選人的高度,住宅政策不應只有社會住宅,應具體提出方向正確及可行的購屋及租屋政策。

弱勢族 誰給安樂窩

「你認為現在的房價合理嗎?」這是彭揚凱最想替廣大選民問總統候選人的問題,房價所得比如此高,除非台灣薪資水準能夠加倍,難道房價不應該合理下修嗎?

彭揚凱說,要談居住正義,不可能不面對高房價的問題。高房價問題的關鍵在於購屋市場的扭曲及炒作,但現在各組候選人都囿於既得利益結構的反彈,統統迴避最關鍵性的房價問題。如果政策的制訂都避談房價,提出任何政策當然都會綁手綁腳,效果不彰。

彭揚凱認為,購屋市場資訊與管理健全、房地產稅制改革及住宅融資等都是讓購屋市場健康化的重要方式。搭配購屋市場之改革,應同步進行租屋市場培力與弱勢居住協助。

租屋客 搬遷免操煩

弱勢居住協助部分,彭揚凱認為,應以興辦社會住宅為主、租金補貼為輔,讓台灣存量逐步達一定水準(百分之五),並於此過程中培力民間住宅法人、滾動檢討租屋替代興辦的數量。

>彭揚凱指出,我國租賃市場弱化及不健全,無法讓租屋成為一種合理、穩定、有保障的居住選擇。如何規範租賃雙方權益、扶植租賃產業、誘導空餘屋釋出?是重要且迫切的問題,三位總統候選人應向人民具體報告。

 

arrow
arrow

    寶殿大廈社區觀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