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北動起來都更走出低潮

記者陳美玲、楊文琪台北報導

 

 

都更追追追系列報導自7月底推出以來,持續探討都更遭遇現實、法令層面的問題,受到內政部、台北市、新北市政府高度重視,並獲得具體回應,尤其雙北從9月起陸續推出許多有助於都更的新措施、加速都更審查,相當值得肯定。

本周都更追追追除檢視今年都更成績外,更從台灣看天下,報導德國、日本、香港、新加坡、韓國推動都更值得台灣借鏡之處,國內眷村改建的成功,也值得參考。本周為系列最終回,未來本報將持續追蹤報導都更相關議題,希望在推動都更上盡一份心力。

依據內政部營建署統計,今年全台共核准了44件都市更新案,意味著今年共有44件都更案啟動,創下歷史紀錄。相較於過去平均每年2030件的核准量,今年表現超亮眼。

內政部營建署官員指出,今年核准的44件都更案中,台北市34件、新北市九件、高雄市一件。核准數量較往年增加,主要是雙北市政府「動起來」,尤其在今年下半年推出許多加速審查的措施,也增加每周審查的速度,成為推動都更快速發展的功臣。

另外,今年也有許多指標性的都更案開始動起來,位在台北市忠孝東路黃金地段的「正義國宅」都市更新案,延宕15 年後,終於在今年9月通過都市設計審議;新北市9月也通過「防災型都更」審議,也就是「大陳義胞社區」永和新生地都更案。不過,目前還有900餘件的都更案等待推行,要走的路還很漫長。

都更讓「老房」變「新房」,讓「危樓」變「豪宅」,有不少經典成功案例值得借鏡。

華固建設坐落於台北市羅斯福路一段的「中正史坦威」,從2002年底畫定到2007年底完工,僅花了五年,成功關鍵主因公有土地占比達全區的八成,加上公、私有地主高度合作,歷經兩年整合,獲得全體所有權人同意。

另外,潤泰創新「萬花園」只花一年10個月就完成所有地主整合,創下近五年台北市都更面積逾千坪、開發時程卻最短的案例。潤泰創新董事長簡滄圳表示,潤泰以「協議合建」及「權利變換」兩種方式,讓地主選擇最有利的方式作權利變換,等於是讓利給地主,得到地主充分信任。

另外,包括元大柏悅,元利圓頂世紀館、尚華仁愛大樓等,也都是有名的都更成功案例。

不過,對照成功案例,市場上仍有許多牛步的都更案仍在努力,在「利」字難解,或是仍所有權人意見喬不攏,若沒有政府積極推動、建商和住戶願意彼此讓步下,仍有一段整合之路要走。

2013/11/11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寶殿大廈社區觀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