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萬拚到4兆! 蔡萬才打造富邦帝國的傳奇一生
作者: 文/林文義 | 財訊雙週刊 – 2014年10月17日 下午12:53
富邦集團總裁蔡萬才在10月5日突然過世,他從10位員工的國泰產險起家,靠精準眼光努力經營併購創造了今天的富邦集團,他的過世,讓台灣又隕落了一位老先覺級的企業家。
把一家只有10位員工,年營收100萬元的小公司,在50年間,發展成資產4.7兆元,年營收4800億元(富邦金加上台灣大哥大的規模),員工超過三萬人的超級企業集團,這是甫過世的富邦集團總裁蔡萬才,寫下的台灣金融傳奇。
歷史上,沒有任何一頁傳奇是只靠運氣達成的。50年來,蔡萬才除了堅守金融業的「誠信」黃金守則外,由他主導的4次精準併購行動,更使富邦集團脫胎換骨,成為現今唯一在兩岸三地有完整布局的金融集團。外界看似突如其來的布局,其實在蔡萬才心中早已擘畫多時,他曾透露:自己的風險意識,沒有一天放鬆。
1929年出生於苗栗竹南的蔡萬才,早年與大哥蔡萬春到台北發展,六一年受蔡萬春之命籌組國泰產險,並由此起家。剛開始國泰產險只是一家只有10個人、年營收100萬元的公司,在經過50年的經營後,富邦集團在他手中建立起成為橫跨金融、電信、不動產3大領域的企業集團。
名字由「財」改「才」 企業定名「富國成邦」
外界很少人曉得,其實蔡萬才本名為「蔡萬財」。因他在七二年起當選3屆增額立委,當時立法院有很多從中國大陸來的老立委,國學基礎非常好,有一天有位老立委跟蔡萬才講:「你現在進到立法院,等於走上政治這條路,就不宜再帶有財氣」,老立委建議「蔡萬財」,把名字最後一個財字的「貝」字邊拿掉,由「財」改為「才」,而且人有了才就能賺到財。蔡萬才一聽,認為這樣改名可以兼顧「財」和「才」,等於一魚兩吃,因此就由蔡萬財改為蔡萬才。
而蔡萬才由國泰產險起家,最後卻自創富邦的品牌,也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小故事。據透露,蔡萬才在七八年設立富邦建設,做起不動產生意,但房子蓋好後卻碰到中美斷交,蔡萬才非常擔心這批建案銷不出去,沒想到案子推出後居然大賣,蔡萬才覺得是「富邦」這兩個字取得不錯的關係。
他曾和友人說,富邦就是「富國成邦」,意思是做生意是要貢獻社會,不能凡事只想著自己,富不是富自己而是富國家,所以往後富邦集團成立銀行、人壽、證券就全部取名富邦,不再用國泰這個名字了。
四次精準併購 富邦壯大關鍵
對於蔡萬才的理念,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說他感受非常深,當年渣打銀行有意併購吳家持有的新竹商銀時,因富邦集團持有竹商銀行近10%的股權,當時他還害怕蔡萬才會反對這個併購案,沒想到他詢問蔡萬才時,蔡萬才直說,渣打銀行在中國有70個分行 ,竹商銀賣給渣打後,反而可以服務更多台商,富邦全力支持竹商銀吳家的意見。吳伯雄說,由於蔡萬才是考量整個竹商銀未來發展,而非只考慮富邦銀,這點讓他非常佩服。
富邦能快速壯大,與蔡萬才先後四次精準併購香港港基銀行、台北銀行、ING安泰人壽、中國華一銀行有關,這也使得富邦金控領先同業,在兩岸三地布局最完整。
2011年富邦集團50周年,蔡萬才即曾指出,受限於台灣本地市場較小的原因,若靠自我發展,很多民營金融機構都是處於不大不小的窘境,這時候只有兩個解決的策略,一個是對外併購,另一個是往國外發展。
而富邦集團這四次併購都有一個特色,就是富邦併購後,其他同業已找不到相同的機會,可見富邦在併購策略具有非常獨到的眼光與膽識。
蔡萬才的兒子蔡明忠與蔡明興對此描述得較為清楚。人稱「二董」的蔡明興即說過,很多人都曾向他表示,看不懂富邦集團這幾年在做什麼?其實,富邦集團這幾年的策略就是進行併購,希望透過併購達到「多元通路,多元產品」的目標;像銀行、電信、購物台等都是通路,而通路就是一種價值,透過通路累積客戶、累積關係,最終就能累積財產。
蔡明興說,富邦集團成長的三部曲就是自我成長、併購成長、不斷成長;由於集團能夠持續成長,規模擴大後,員工就有升遷機會,工作的士氣自然高昂,並形成良性循環。
蔡明忠則指出,富邦集團的併購,都是採「危機入市」的策略。例如,富邦金跨海到香港併購港基銀行,初時商談並不順利,談判喊停。後來香港發生SARS疫情,整個香港宛如一座死城,等疫情緩和後,港基銀行反而回過頭來要找富邦談併購。而在富邦併購港基銀行後,不但立即享有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優惠,並在香港景氣回升中,銀行股權價格大漲,其他同業想再到香港併購銀行,已找不到更佳的標的了。
而○八年發生金融海嘯後,外商保險業急於想撤退台灣,富邦金僅以兩週的時間,就決定投入6億美元,併入荷商ING安泰人壽,這一役更是使富邦金能跨入壽險市場與國泰人壽一較高下的關鍵戰役。依蔡萬才的布局,當時富邦金早已鎖定ING安泰人壽2年了,所以才能在2週就下定決心進行併購。
富邦金最近一次重大併購,就是在一二年再以300億元新台幣的高價併購中國的華一銀行8成股權,由於華一銀行在中國有14個營業據點(4家分行與10家支行)這一項併購使得富邦金在中國的金融布局,不但大幅超前金融同業,也讓富邦金真正取得逐鹿中原的門票。
同樣地,富邦併購華一銀行,中國再也沒有與華一類似的銀行可供台灣的金融業併購了。
同樣的併購思維轉到電信的購併也一樣適用;不論是先前併購台灣大,還是日前購入郭台銘的國碁14.9%股權,其手法與策略幾乎如出一轍。
兄弟如何接班 蔡明忠:不重蹈上一代覆轍
而在蔡萬才過世後,外界最關切的重點在於未來蔡明忠與蔡明興兩兄弟如何分工甚或分家的問題。其實,早對兄弟間分家分產恩恩怨怨謹記在心的蔡萬才,對此早有明智的安排。
蔡萬才生前面對外界相關提問時,總是四兩撥千斤的回應:「接什麼班?我身體還很好啊!而且明忠年紀還輕,還要再多磨練一下。」雖然如此回應,但他卻是將富邦的持股,公平的分給2個兒子,兄弟股份一樣多,不分大小,也不讓自己當年分家分得最少的心結,在自己兒子身上重演。
蔡萬才過世後,目前富邦集團事業主要由蔡明忠掌管金融,而蔡明興掌管人壽及電信產業。蔡明忠之前有一次被問到這問題時,也曾透露,從小上一代父親輩商場的恩恩怨怨他聽了很多,而他和弟弟從中得到的教訓就是:「不希望這一代重蹈上一代的覆轍。」這句話同樣印證蔡萬才對兄弟2人分工不分家的相處之道了。
久經商場險惡的蔡萬才始終強調,事業在擴張之餘要留意風險,做生意講究「入山要先看山勢」,做一件案子要先評估風險。在今年初富邦集團的旺年會中,蔡萬才向員工演說時特別強調:「自己的風險管理,這個是每天都不能放鬆的」,這句話應該是蔡明忠及蔡明興兩兄弟,接掌富邦集團必須時時謹記的。這或許也是富邦擴展至今,蔡萬才留給兒孫輩們最重要的「商道」吧!